培訓,是提高職工技術素質(zhì)的主要途徑,辦技校是培訓技工的主要方式。
解放后我國曾先后出現(xiàn)過三次“技校熱”。第一次是上世紀五十年代。當時新中國正處于大建設時期,尤其是工業(yè)突飛猛進,日新月異。然而眼看著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,卻沒有技術工人,有關方面甚為著急。為了解決這一矛盾,社會和企業(yè)先后辦起了很多技校。第二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,由于“文革”的破壞,國民經(jīng)濟幾近崩潰,企業(yè)也多年沒有招工,更談不上培訓職工。“文革”結束后,大批知青返城,為了使他們掌握技術,盡快走上工作崗位,各企業(yè)恢復了停辦多年的技校。遺憾的是,在全民經(jīng)商熱的沖擊下,企業(yè)失去了吸引力,人們紛紛下海,技校熱又逐漸降溫。
物極必反。進入本世紀,隨著中國制造業(yè)的飛速發(fā)展,人們又想起了技校和培訓。與前兩次有所不同的是,由于高級技工的稀缺和升值,人們便把目光轉向了技校升級上,許多老校、新校都沖著“高級”二字,要么一辦就辦“高級技校”,要么把原來的普通技校升格為“技工學院”。總之,大都趨高避低。筆者認為,在目前缺乏高級技工的情況下,有計劃地組辦一些高級技校,本無可非議,但大家如果都來擠這座“高級”橋,我看就大可不必了。因為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,我國不但需要大批高級工,也需要大批初級、中級工,年初南方許多廠家為招不滿工人而發(fā)愁就是例證。而另一方面 ,許多進城民工找不到工作,原因是他們連基本的技能都沒有。正因為此,筆者認為,從長遠計,普通、高級技校都要辦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普通技校是基礎,更重要,因為它培訓的面更寬更廣,社會更需要,只有夯實基礎,才能產(chǎn)生出高精尖的技術人才。